2006年12月26日火曜日

《与孩子的天性合作》摘录

一、创造性与课本

创造力在将来会越来越重要,因为在将来,自己的工作机会不是老板给的,而是每个人自己要创造和开发的。

中国人跟德国人的追求本来就不同。比如在中国很普遍的VCD机在德国就没有市场。德国人喜欢买录像机。因为中国人喜欢看别人创造的,德国人喜欢自己录制,自己去创造。中国人喜欢看最好的,德国人喜欢看跟自己个人有关的。创造力是不是跟个人有关系?我就想研究怎么能把个人自己的和学习的内容联系起来,因为我认为这样才能让学生发挥他们的创造力。

农村的青少年朋友对我说,他们的老师通过智力上的、有逻辑的话要求学生发挥创造力。怎么会产生这种矛盾呢?我认为是中国人对"创造"的理解有问题:我经常听到有人在看到一个完全创造出来的画或者文章时,他们说"这是乱画的"或者"乱写的"。其实我认为,只有智力逻辑以外的动作或者语言才能发挥智力以外的才能,而且像计划经济不能发挥能动性一样,有计划的教育也不能发挥创造性。

因为创造工作的基础是想象力,所以我先想介绍它:

可能中国人发挥的那种想象力往往是一种看了一个不具体形态的东西就在自己的想象工作中完成它,比如"这个山像一个獅子"。中国人好像一看到什么,马上就想象这个像什么他们另外知道的东西。这样的想象工作总是进入已经知道的一些具体的概念,不可能把一个形态只是看成形态,而免不了赋予它某种概念或定义。中国人这方面的想象比西方人的厉害得多。

因此中国人的想象力往往是一种抽象而被控制的、很难创造没有见过的东西。其实,我想在这里说的想象力不是这些,我说的包括一种完全不靠物质象征的想象工作,比如想象"宇宙有没有限?"或者"想象世界上没有地球吸引力的生活",就像我们做梦一样。这种在概念上无根据的想象是能发明新东西的想象。

那么,想象力是什么呢?我想在这里给读者翻译我几年之后在一本书上看到的:

人的躯体是物质上存在的事实。人以他的躯体在事实上存在。可是事实上存在的不能做想象工作,因为想象是事实上不存在的,只是什么的象征、什么的想象,就像镜子里面看到的在镜子里也不存在一样。可是镜子里看到的却是与事实有关系的东西。而且这种关系对于镜子来说无所谓。同样,人的想象力感到无所谓的是:想象的内容跟他出生之前的经历有关。通过想象,人反映出生之前的事实。而且做反射工作的是他的躯体。只是他的反感把他出生之前的事实变成了没有事实的象征。

小学生需要的是很形象、很自由、很不具体、只有本质、包括所有可能的想象力(这里说的不是像媒体那种已经完整的形象,而是学生在接受时自己要想象而造出来的形象)。到了青春期的学生才需要尽可能具体的、很清楚的、只有一种可能的想象力,比如说:"假如,我们活在冰上..."这种。这里说的这种具体的想象力已经靠近有意识的状态。包括所有可能的适合小年龄的想象力更像一种无意识的过程。
有意识是一种状态,可是创造只能是一种"乱发生的"过程。被反射的意识状态影响和阻碍人创造的、不可能有意识的接受过程。所以我们在想创造时需要把有意识的智力分出去,才有可能去创造。那么,如果想象工作要为创造服务,想象需要跟反射的思考分开。接近做梦状态的灵感的接受工作和创造工作不可能是有意识的。

这里说的和灵感创造过程有矛盾的意识状态是完全清醒的状态。比如,如果一个人做一件事或者对什么反应,并不知道自己做什么事,会得到什么结果或者后果,如果他不是故意做的,也没有知觉他正在做的,那么这个人做事没有意识。一个做事有意识的人对自己的做法会给环境带来什么后果和对自己的存在和整个世界的存在的关系都会很清楚。这样也能理解,一个已经意识到结果的人不可能进行创造形成的过程。

"不能不发课本吧!"

我的中国朋友在开学时就能看到整个学期要学的内容,这不止给他带来一种很累的感觉,也让他以为接下去要学的内容都已经知道了。这样就产生了一种任务感,而不会再有什么好奇感,也好像老师不会给他完全新的别的东西或者经历。

当我看到我的朋友要做的那种英文作业时,使我也感到很烦。比如,一些高中学生对我说,他们要判断一句话有没有错误时,他们要考虑到所有的语法规律。如果我在说中文时总是要考虑到所有的语法规律,那么我说中文将是多么辛苦,多么地慢。不如凭感觉说出来,把思考能力放在说话的内容上。我自己判断一句话是不是错误的很简单:如果我在说这句话时有一种不舒服的感觉产生,这个句子肯定是错的。

在我看到中国朋友的课本和练习本之前,我从来没有见过有错误的英文句子。我就是认为,我一辈子碰到的句子都是对的。只要我记得见过,我就知道没错。这给了我很大的自信和可靠。

练习题上经常采用的题型是:在四句话(选择填空)中,其中有三句是错的。学生本来可能还有一些语言感觉,能够根据它和习惯很自然地写出没有错误的英文句子。可是看惯了三个错误的句子再来选一个没有错误的之后,语言感觉无疑被破坏了。

还有我不理解的是:如果学生要在课本上填空,他们主要需要的才能其实只是适应课题的思想方式。经常有学生问我这句话应该写什么,因为
有很多不同意思并没有错误,可是只有一种是符合课本思想方式的。

例子是:"I___he knows my telephone number。"填: hope还是am afraid。

另外例子是:"You must look ___ your things。"填:for、after还是at。

或者:"He says, he will come to see us ___ 。"填:quite soon、later on还是by car。

或者:"Can I help you to count the books?___"填:No, thanks还是OK, here you are。

这相当于中文这样一个例子:"我必需去吗?不,你____去!"填:"不一定要","没有必要"还是"可以不"。这真是太不允许学生发挥想象力了。

选择填空的题目只是影响学生表达自己的意思,什么都不能说。我偶然上他们的课并问他们一些事情时,只有我给他们准备两种能选的答案时,才有学生反应。我认为,课本只会影响学生个人的因素和创造性。

如果除了小说以外不发别的课本,老师就要自己找出上课的内容。为了实现这一点,老师只能做研究工作。这种研究工作虽然是上课以外的时候做的,可是我想学生会感觉到,而且学生在感觉到以后,使他们能够从老师那儿接受到一种同样想去研究的兴趣。这样,学生就会得到参加课题的动力。老师自己都不感兴趣的东西,学生是永远没有兴趣去学习的。

我认为,学校还在用课本的原因只是由于用课本管理学生的学习过程很方便。一本书应该是真有价值的文化,而不应该是定下学生每天任务的、甚至还包括有错误例子的书。如果有一些书,一边写文章一边写语法规律而没有写例子的话,这样还好。例子是需要学生自己写的。

这是因为"理解"、"感情或者记忆力"和"创造"这个三部分需要分开地处理,处理之后让学生自己把他们联系起来。我偶然偷偷地给我朋友们在他们学校上了一节课的时候,我很明显地感觉到,课本只由例子来组成时,学生除了例子以外再没有别的可接受的。这是因为缺少了把三个部分联系起来的学习过程。

英文课本上的图画有什么作用呢?我以前很喜欢设计我自己的图画。如果当时也有像中国学校使用的那种课本,我哪里还有机会把我画图的想象力跟课堂联系起来?假如是这样,我一定会放弃对课堂的兴趣。

小孩都好动,喜欢说想象的什么东西,因为通过动和想象,他们能进入在表面上看不到的他们创造的世界。可是课本上连图像全都安排好了,并没有留下什么需要利用想象力才能完成的空间。

其实有很多机会可以让学生创造地去学习。比如学生喜欢在课本上画画,那是因为他们喜欢创造。如果不发给他们课本,而是让每个学生自己写自己的课本,就不会浪费学生的兴趣。而且学生通过设计自己的课本不仅能创造地接受课文和知识,也可以通过这个动作把自己其它的写课本需要的才能跟知识联系起来,使学生能利用很多不同的理解方式来接受和表达课文。写自己的课本就是创造的表达,而且通过表达接受的知识才会成为再也不会忘掉的自信的基础。

其实,创造和记忆力这两个东西还有很多老师想不到的培养人的作用。

要求、标准与创造性

如果学生能造出这样的句子:"Run like the kite","I can fly a
bike",这种句子多么能够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可是根据中国标准化的教育,这样的句子都是错误的。而且错误的理由只是因为学生这样写是离开了他们不应该超过的思想范围或者标准思想。我觉得,学生根据标准写的作业本一点价值也没有,在写完之后把它扔掉才合适。

只承认标准答案的教育很适合数学,因为数学的性质只有一种可能。所以中国的数学教育也是全世界最厉害的。可是其他门课的性质是不一样的。

也许一本课本真的考虑得和写得很好,不过怎么能说只要用它,课程就会好呢?怎么可能根据一个计划来定下学生和老师之间的反应和精神力?一次的成功做成下一次的计划不可能同样地成功,因为学生不是产品。我们的教育也不是让学生像电脑一样把知识保存下来,而是希望学生把自己的精神与学到的知识联系起来,再加上他自己个性的才能。

创造性是不能直接给的,更不能计划出来。可以帮助的只是给学生一个发挥自己创造性的环境和榜样。我们可以引起创造的过程,不可能给创造性的结果。如果想离开计划,我们也不能从我们自己犯的错误找到教育孩子的计划。

我的朋友带我去他们学校时,我也听过一些校长向全校学生讲的话。他说,因为教育局的要求,学校为了满足这个要求要搞一些绿化。好像所有的学习都只是为了上级部门的要求,所有的绿化也只是为了给教育局局长看。

那么,学生学习真的只是为了某个部门领导吗?还是为了学生将来自己能做到的事、为了身边的人、为了理想?如果我去上这样的学校,我就会想:"这些和我有什么关系?"如果学生能感觉到学习内容与自己生活的关系,他们才会把自己的兴趣激发起来。

上这所学校的朋友们对我说:"我们的社会只有一种标准的思考方式,只有一种标准的思想。谁的思想不同,谁一定会碰到问题。"另一个高中生说:"也只有一种适合社会的性格,每一个人都要学到这种开朗活泼爱说话的性格,而且谁学不会这个性格,谁就会被社会拒绝。"然后他们说:"如果我们想在社会上成功,我们就不能不放弃自己的特点。我们有一种感觉好像丢失了自己,出卖了自己。"

难怪,中国也只有一种教育方法。其实,中国人不是不知道一种为了满足标准的教育会让学生自己的兴趣萎缩。他们对我说:"只是,如果没有标准化考试,学生就不学习。"这一点我相信,因为我认识的学生已经放弃了除了要求以外的。这样,考试事实上代替和排除了学生自己的理想追求。

"我们家长有什么办法?"

我问过中国农村的学生:"你自己觉得呢?"他就向我说别人对他说的看法,可是要很长的时间才能让他们明白我真的想知道他们自己想的。他们为什么不理会自己的想法呢?

父母对于孩子的希望也是一种要求。父母希望孩子考上大学、挣钱、结婚、生小孩、满足社会看得起的一种标准,让全家从他们那儿得到好处,而学生则从这种标准中得到他要满足的某个角色。我自己觉得,目的这样被定下来的生活等于已经死了一样。小孩在长大的过程中往往发现自己其实不适合这个角色,所以导致精神失常或者对自己的生活变得失望。如果小孩不是带来了自己和别人不同的生活任务,那么,他为什么一生出来就具有和别的小孩不同的才能和个性?

有的中国学生对我说,他们觉得好像父母不认真地对待他们,因为还是个"小孩",不是"有权威角色的大人"。其实我认为大人才不那么认真。我觉得他们说的也不是心里的,只是社会角色而已。我不如和那些还有自己理想的青少年接触,因为从他们身上我可以了解到他们心里真实的想法。

我想,学生的感觉很对:因为社会要求的只有一种标准的才能,追求这种标准的学习和他们自己无关。孩子到了青春期的时候,可能愿意把所有父母对于他的希望破坏和抛弃。

我也专门为了不要适应角色,就在每次碰到问题后做事就好像没有遇上问题一样。这就是我想要的自由。所以中国人说我不现实,对我说我要变得成熟,同样的也说孩子要成熟,可是他们说的成熟的意思实际上是适应没有理想的社会,是放弃理想的。所以我不愿意成熟。

一个12岁的小孩来对我说:"我觉得你一边很像小孩,一边也不像。"我觉得他说得很对。可是很多成熟的人就不相信,有了这样的经验怎么还能有这么天真的理想和从理想中萌发出来的力量。他们就断定我太幼稚。

中国父母对于小孩的希望,我都没有满足,而且如果我满足的话,我就不可能做到我现在做的事。中国孩子的父母肯定会有意见而这样说:自己成家过得好比做社会上有必要做的理想的苦事重要。

二、环境在影响学习还是引导学习?
"可是学生要把握很多知识!"

德国的大学生却在另外的方面出现问题:德国的大学生经常不能毕业、停止上学的原因是,他们写不了文章,因为他们习惯从网上下载他们需要的资料。他们只能利用别人工作的结果。

香港的老板都说,他们找不到能自己独立思考的人才,香港人平常学会的只是照搬照抄的智力才能。

中国人虽然缺少科学上的才能,比如我看见大专学生们试着把一个卡拉OK设备连好,他们没有成功,因为他们不懂一个机器需要一个进口才能接收、录音,但是他们缺少的并不是知识,他们什么都能算得出来。

如果那些大专生碰到一个有错误的机器,要把它计算出来,要花很多时间和电脑才能达到的计算效率,才能知道缘由。可实际上并不需如此:

我们在德国从事飞机设计时,都没有画图或计算,更没有用过电脑,只是去体验和感受风流通的情况,然后根据得到的感觉做出飞机的形态。整个形态是我们做模型时用手摸出来的。我们做出来的飞机是一架世界上飞行距离最长的滑翔机。可见,如果得到了对于力学等本质的感觉,就能直接感觉到弱点在哪。

一个人的感情只要训练,就能适应不同材料、能量和力量特点的本质。他什么都能自己想出来。所以曾柏良的学校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不管学什么专业,都是从本质的感觉来学习的。

这种本质的感觉只能通过创造的理解和通过想象力得到。为了得到这样的创造的理解,我需要帮学生检查一种情况,通过比较等等手段让学生感受到它的特点。我代替学生做出判断有什么用?我只想让学生自己通过尝试慢慢得到一种感觉、发现规律。

小孩的玩具也应该有这样的作用。一个科技含量很高的玩具达不到这个作用,因为它的本质不可能被小孩检查清楚。塑料能形成任何形态,塑料的特点是:它没有有特点的本质。所以为了从早就培养本质的感受和理解,我想给小孩自然材料做的玩具。

我也访问过一个中小学生培训中心。那里的老师花了很多时间给学生做尽可能完整的资料,包括小图画等等。他们希望通过可爱图画能让学生容易接受。可是我看见后却觉得很失望,因为我认为这只是在浪费学生的时间。

为什么呢?我认为,学生在接受已经完整的东西时,他们不需要自己造,只需要认识并"保存"就行。

假如我给学生没有完成的东西,学生就需要想象、计划和自己去创造、动手,从而学会塑造的过程。这样,他们是在进行过程,而不是接受结果,使学生将来能自己创造所有他们需要的东西,不需要学过和背过所有的结果。而且,老师给学生的东西越不完整越好。

我想,这些学校的老师最好跟学生在一起完成他们需要的资料,而且不能根据已经固定的计划去完成,连方法都要让学生自己发现。

能照搬的智力上的才能是大家承认的才能,也就是所谓的聪明。感情上的才能在中国是很多人还不承认的才能,甚至还有人说是傻的。这样,一个才能不在智力方面的人就

容易放弃学习、放弃社会。是不是因为根据感情像雷锋一样做出来的伟大的事在中国社会上看起来是傻事,所以中国人故意不发挥这方面的才能?

0 件のコメント: